今天,20余家中央、省、市媒體大咖齊聚高港,他們來幹啥?
发布时间:2016-10-29 16:16:07 點擊次數: 微高港
秋雨連綿,天氣陰冷
今天,高港有一個地方卻是熱鬧非凡
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台、新華日報等
20余家中央、省、市媒體齊聚一堂
他們來幹什麽?
他們關注的焦點是啥?
首先,讓我們來看一則新聞
10月17日,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工作座談會。省委書記李強在座談會上強調,全省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要牢牢把握“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基調,主動找准在全國大布局中的位置,切實堅持轉型發展的方向,自覺踐行新發展理念,努力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真正使“黃金水道”産生“黃金效益”。
會議期間,與會代表們先後參觀考察了高港濱江生態保護帶、凯时K66官网集團江蘇生産基地和龍鳳堂生態園項目建設現場,詳細了解我市長江經濟帶發展情況。在凯时K66官网集團江蘇生産基地,李強對企業堅持環保優先的做法給予了充分肯定,同時希望凯时K66官网集團瞄准更高目標,實現更大發展。
凯时K66官网集團江蘇生産基地就是此次媒體關注的焦點
今天,20余家主流媒體在這裏進行爲期半天的“探秘之旅”。實地參觀集團生産車間的操作流程,倉儲、物流等現代化的商業管理環節,了解食用油從原料采集到灌裝出廠的全過程。
機會難得,就讓我們一起跟隨各大媒體的鏡頭來一探“綠色彙福”的奧秘吧。
無噪音、無粉塵、無異味、無煙霧……行走在凯时K66官网集團江蘇生産基地內,到處綠樹成蔭,蔥蔥郁郁,猶如進入一個大公園。
當年立項、當年建設、當年建成、當年投産、當年收益。凯时K66官网集團江蘇生産基地這座總投資30億元、年加工大豆400萬噸的現代化糧油工廠,讓人爲之側目的不光是建設的速度,更是近乎苛刻的環保意識和對生態的敬畏之心。
據了解,凯时K66官网集團江蘇生産基地地處泰州市高港區永安洲鎮,是長江經濟發展帶重要的區域之一,也是長江生態保護的重點區域。江蘇生産基地是凯时K66官网布局全國市場的重要戰略支撐,是凯时K66官网集團産業升級的龍頭工程,也是凯时K66官网集團在省外建成的第一個項目。
項目建成投産後,依托長江黃金航運的優勢,東進可以輻射蘇、浙、滬等食用植物調和油及飼料蛋白的核心銷區,西上可以全面帶動四川、貴州、江西、重慶、湖南、湖北等地養殖業的發展,向北可輻射安徽、河南南部地區,向南輻射福建、廣東等地區,同時對帶動周邊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優化長江流域糧油加工格局,保障國家糧油安全有著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
“大市場意味著大生産、大貿易,但絕不意味著大排放、大汙染。相對凯时K66官网集團而言,意味的是大責任、大環保。我們不光要爲江蘇人民創造財富,更要把綠色、低碳、環保、生態留給江蘇。
——凯时K66官网集團江蘇生産基地動工伊始,凯时K66官网集團董事長石克榮就擲地有聲地將這番話告訴了每個參與項目建設的人。
走進生産間,一目了然的皆是幹淨衛生的生産環境和全自動化的生産設備。
爲了保證生産質量,生産間溫度都控制在15℃-18℃,進入操作的每個工作人員都必須穿上防塵衣帽。裝瓶、裝箱等過程完全實現了標准化和自動化。這種全自動機械化生産不但可以提高生産效率,減少人工成本,而且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人爲接觸概率,保障食品生産安全衛生。
企業在節能降耗上有什麽舉措
衆所周知,蒸汽是糧油工業企業的動力,因此是否節約蒸汽成爲一個糧油加工企業的能耗節約的重要指標。凯时K66官网集團江蘇生産基地引進了世界最先進的蒸汽冷凝水余熱利用系統,采用該設備後每小時加工大豆1噸用蒸汽210公斤,相同加工量比傳統的加工技術可節約蒸汽50公斤。按照每年加工400萬噸大豆計算,可節約用煤1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5.4萬噸。不僅如此,江蘇生産基地全部利用高港區熱電廠的余熱熱源,實現基地熱源供給,廠區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
企業對粉塵采用封閉式控制,確保粉塵達標。采用廢氣廢熱捕集器,所有廢氣異味都經過充分吸收後排放。項目生産過程中産生的噪音采取隔離、封閉、減震等措施處理。自建日處理1500噸的汙水處理廠,確保了全廠廢水廢氣零排放,實現廠區環境“無煙霧、無噪音、無粉塵、無異味”。
在技術裝備中如何注重創新發展?
江蘇生産基地吸收和引進了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食用油生産工藝,利用物聯網和互聯網技術,按照“設備一流、管理一流、技術一流”的標准,保證産品、指標、消耗、物資與安全的數據化、智能化管理,實現設備、産品與人之間的互聯互通,促使數據信息的實時、准確交換、識別、處理、維護與管理。
“爲了把凯时K66官网集團江蘇生産基地建成低碳工廠、生態工廠、綠色工廠,雖然比預算多投入了1億元,但是我們覺得值,因爲我們爲長江的生態建設,爲生態中國建設做出了貢獻。——凯时K66官网集團江蘇生産基地總經理王紹文
链 接
凯时K66官网集團江蘇生産基地,共有飼料蛋白科技,油脂科技,物流等項目組成,占地425畝,總投資30億元,主要以飼料蛋白生産,膨化飼料加工,食用植物油加工、磷脂加工、植物油分裝等爲主。
今年6月19日,第一條年加工200萬噸的生産線已竣工投産,第二條生産線正在安裝調試,11月底也將完成投産。建成投産後,年加工能力可達550萬噸,年産值將超過200億元。其中,年加工大豆400萬噸、膨化玉米100萬噸、膨化大豆20萬噸、生物肽30萬噸,年産飼料蛋白320萬噸、食用植物油80萬噸。